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丨一群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 -凯发登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悦 邵龙飞等责任编辑:叶梦圆2022-09-22 06:46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边缘泛旧的木地板上。

刘逊韵至今忘不了第一次在电视里收看大阅兵时的激动与兴奋。

一个个威严的方阵、一件件威武的武器装备整齐地经过天安门。那一天,刘逊韵第一次对军队、对战争,产生了懵懂的印象。

战争,距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儿时的刘逊韵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如今,他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近在咫尺。

当刘逊韵敲下一行行代码,用虚拟世界的语言打造联结战场一线的信息化桥梁,未来战争的无限可能,就在他和战友手中。

5年前,军事科学院经历调整改革,战争研究院某中心成立。5年来,一批批像刘逊韵一般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的高校攻读完博士学位,如汩汩的泉流汇集到这里。这批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的新生力量。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群年轻人一如往常地奔忙于科研一线。对于马上就要开启的重大历史时刻,他们无比期待、壮志满怀。走近这群年轻人,探寻他们的青春轨迹,我们能读懂新一代军事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与情怀、使命与担当。

强军·奋进

一群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

■解放军报记者 杨悦 邵龙飞  通讯员 李桃 吴迪

未知的战斗

追逐科学技术的潮流,用自己的视野拓宽未来战场的维度

心中悬着一口气,高原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天空中,无人机的“眼睛”扫视着起伏的山坡和错落的树木。飞行的每个点位、收集的每个信息,都沿着电波传递到研究员面前。

高原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这次试验,是为了验证由他牵头负责的某研究项目。

高原心中有些忐忑。距离上一次试验失利仅过了两天。他和同事们熬了两个通宵,寻找了五六个可能的问题,一次次重新调试设备,希望能尽快恢复试验。

指挥调度室里,一线指挥员也在等待。

只有2天时间,任务迫在眉睫,故障全然未知。焦头烂额之际,高原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技术创新有问题?”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过放弃。

“最开始提出这个项目时,我们就受到不少质疑。该项技术的军事应用是团‘迷雾’,没有人知道能不能实现。”高原说,他们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研究论证,到一线部队采集数据、调试设备……

“很多基层官兵都不理解我们要干什么。”如今走到了最后一步,高原知道,现在是证明给他们看的时候,绝对不能在这里停下!

又一次,无人机稳稳地起飞升空。

高原紧紧盯着电子屏幕上变换的图像和数据:上山、下山、绕过障碍……实现所有预期效果。终于成了!

有人问高原:每天加班图什么?

高原一愣,随即想起那个曾经遇到的年轻边防战士——十八九岁的年纪,脸颊黝黑泛红,背着那么重的装备,在冰雪覆盖的国境线上巡逻。

“我只希望我的所学,能为他们减轻背负的重量。”他说。

如何追逐科学技术的潮流,用自己的视野拓宽未来战场的维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作战一线,这是每位年轻研究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助理研究员刘逊韵还记得,在国防科技大学读大二时,教授《计算机原理》的老师为他们讲过建造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的故事——没有编译器,没有显示屏,使用时要在纸上打孔,给繁多复杂的机器插线……

那个难以想象的时代,距离这堂课仅相隔20多年。

后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时,刘逊韵选择了新兴的人工智能专业。他希望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找寻未来战争的各种可能。

“我们必须有更智能的手段,帮助指挥员快速作出决策。”2019年底,中心成立新的研究项目,刘逊韵担任某方向负责人,牵头组织系统研发。

那段时间,刘逊韵和同事们分散在天南海北。他们在各自的电脑上敲下了第一行代码。从此,这个为未来战场打造的全新智能“引擎”,开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青春的使命

选择这份事业,就是选择把青春献给军队和祖国

雪山静谧,在夜色中描摹出弧线。繁星密布,缀成璀璨的银河。

凌晨三四点,助理研究员杨伟龙刚刚完成一场冗长的研讨,和同事们一起走出办公楼。这一刻,他的心中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军事科研,是一份没有终点的事业。杨伟龙忘不了守在祖国西陲、窝在和基层官兵同住的板房里,对着电脑埋头钻研的日夜。他享受在那片虚拟而广阔的天地中遨游的快意。

“痛并快乐着。”这是许多年轻研究员对这份事业、这段青春的概括。

时光一年年流淌,杨伟龙看着曾经的同学步入社会,每天谈论生活的压力与物质的追求,仿佛聆听着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我现在每天都是在‘自我实现’。”回首过去几年的跋涉,杨伟龙说,自己的每一个脚印,都盛满了“金钱换不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对这群年轻人来说,选择这份事业,就是选择把青春献给军队和祖国。

那年春节假还没过完,助理研究员李晓东便从家乡出发,登上了远行的高铁。

这是一次不寻常而又寻常的“逆行”。对李晓东来讲,出差是一年到头的常态。他早已习惯挥别家人,随着研发项目辗转天南海北。

这次任务,他将牵头保障一次联合演练。李晓东至今记得,任务成功时,指挥大厅沸腾的景象。

这一刻,李晓东和战友们的智慧和心血,变成了席卷战场的革命性力量;这一刻,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一些设想,在先进的技术手段下变得切实可行。

在离战场“最近”的指挥大厅,同属于一个研究团队的副研究员张晓东,忘不了亲眼见证“战争”的震撼——

一架架飞机、无人机呼啸升空,部队闻令而动,密切协同……“那个场面,让人热血沸腾。”张晓东说。

这或许就是张晓东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从军的理由:“很多路未来都还有可能尝试。唯独部队,我只有一次机会,能体验这里的人生。”

2015年,张晓东刚刚步入军事科研领域,便告别家人,奔赴遥远的海滨执行科研任务。白天,他和同事废寝忘食地同官兵一起研究打仗;深夜,年轻的研究员们坐在大巴里,沿着颠簸不平的山路返回住所。

星辰散落在夜幕中,微弱的月光穿过车窗,打在这群年轻人的脸庞上。他们大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子。此刻,有的人歪头休憩,有的人戴着耳机静静听歌。这辆安静潜行于黑夜的大巴,仿佛开辟出了另一个世界。

张晓东侧过头,望着窗外恍惚而喧闹的城市灯火,“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干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未来的方向

这群研究未来、创造未来的年轻人,必将绘就一幅崭新的图卷

入伍之后,张晓东养成了阅读军事书籍的习惯。在前人的足迹里,他不断汲取着基础理论的养分。

“从当年的运动战,到今天的‘马赛克战’,究其本质,都是‘打一场让敌人看不懂的战争’。”张晓东说,“这就告诉我们,战争不只需要信息化、工程化的手段,还需要谋略和艺术。”

只有理解了技术层次之上的问题,张晓东和战友才能给予指挥员最大限度施展指挥艺术的舞台,把战场的方方面面摆在指挥员眼前。

张晓东喜欢看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的电文,短短几句话,就能显现出战略思维的本质。每封电报中,有诸多关于谋略和作战细节的内容值得咀嚼。

2017年调整改革后,中心成立。张晓东有了一种“天地更广阔”的感受。中心的研究方向愈发趋近前沿,也更加注重提高自主研发的项目比重。

刚从学校毕业时,助理研究员李晟泽还不太了解人工智能。来到这里后,每天面对着黑色的编程页面和闪动的白色字符,李晟泽一遍又一遍地改动,跑程序,再改动,再跑程序……循环往复,只为了弄清每行代码究竟会影响到哪一处。

毕业3年后,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又捡起专业书本。团队技术转型,由总体验证跨越到自主研发,对研究员提出了全新挑战。

李红梅买来一大堆专业书,将桌上和书柜堆得满满当当。有段时间居家办公,李红梅一口气看了好几本书,上了几十节公开课,“好像又找回了读博期间的研究状态”。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李红梅最近很喜欢这首《孤勇者》。这首年轻人唱给自己、唱给未知远方的“战歌”,也是她赠给自己的寄语。

时间的脚步,片刻不停。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专业的成长与人生的航迹总是相伴而行。李晟泽还记得,中学沉迷《舰船知识》《兵工科技》等军事杂志时,自己总在期待国产新型战舰的诞生。今天,国产新型战舰不断入列,人民海军迈向深蓝的步伐愈发壮阔。

当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和李晟泽一起就读国防生的同学,有人登上了航母,有人遥控着卫星,有人成了特战队员,有人奔赴边防一线。

此刻,李晟泽坐在军事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站在设计战争的源头,探索着他们所在的每个作战单元在未来战场上的能量。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群研究未来、创造未来的年轻人,必将绘就一幅崭新的图卷。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舞台,催他们快速磨砺成长,也让他们对明天充满期待。

强军·感怀

聚力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

■杨存社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离不开高水平人才队伍作支撑保证,离不开一大批打仗型科研人才的锻造成长。

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必须锻造忠诚之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现代战争打的是国家总体战、全局政治战、高端科技战,要求军事科研人才既要懂战略、懂战争、懂科技,也要有信仰、有理想、有情怀。军事科研人员必须坚定政治方向,牢记“听谁指挥”“为谁而研”,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创新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

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必须提升研战本领。研战谋胜是军事科研的中心工作,是科研人才建设贯彻战斗力标准的着力点。当前,国家安全面临更多风险挑战,需要军事科研人才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瞄准部队急难、备战急用,从战略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科技的锐度研机析理,既要注重研究“昨天的战争”,又要前瞻设计“明天的战争”,更要谋划打赢“今天的战争”。

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军事科研的本质要求,是科研人才的核心素质。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必须把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以方法手段的创新推动战争研究升级转型,以模式范式的创新推动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我们应把握“研为战、研为用”的根本导向,走开“理技融合、跨域聚智”的协作路子,坚持“有用、管用”的基本要求,注重在一线科研实践中识才育才用才,不断推动形成人才涌现、群星荟萃的良好氛围。

培养打仗型科研人才,必须大兴求是之风。求是,是军事科研人员应有的品格风范,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客观要求。做求是之人的真谛,在于把做学问和培养人格融合起来,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树立共产党人的风骨、科学家的追求和实干家的样子。

强军兴军重任在肩,人才强军号角催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们将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踔厉奋发、继续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强军·瞬间

强军·瞬间

2022年1月20日,空军某部组织空战对抗训练。近年来,演训一线成为砥砺催生新型军事科研人才的重要实践平台。在全军各个演兵场,经常能看见广大科研人员的身影。他们深入部队开展科研攻关,有力支撑多项重大任务圆满完成。杨军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