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高为军服务效益 -凯发登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大刚 杨道江 王燕敏责任编辑:叶梦圆2022-04-09 06:46

重大保障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中,北京某物流集团彰显首都国企担当,先后圆满完成4项运输保障任务,共出动了15740人次、3166车次,以出色表现诠释了“国企力量”。 何 迎摄

应急抢修

北京某集团组建有两支国防交通应急抢险保障大队,分别负责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国防交通保障,实行24小时全天候备勤。其中高速公路交通保障大队下设5个专业抢险中队,成为应急抢修的骨干力量。刘 波摄

耐心释疑

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岗多职,一岗多能。遇到部署科研攻关任务、承担培训项目服务的特殊时段,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耐心释疑,以高效、优质服务赢得会员单位一致好评。李爱明摄

整装待发

作为履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职能的应急通信保障力量,北京市机动通信保障大队下设3个通信中队,分别担负无线通信抢通、快速反应通信保障、指挥通信保障等任务。3月24日,保障大队进行了抽组点验。郝春龙摄

情景教学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立足首都交通发展,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技术与服务、道桥工程技术、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建筑工程五大专业群共39个专业,在巩固、创新、升华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赢得军地共同认可。王亚飞摄

勇当交通行业拥军探路者

——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高为军服务效益的启示

■赵大刚 杨道江 王燕敏

军事物流“穿针引线”保打赢

“攥指成拳”的牵线人

100米有多长?正常步幅大约150步左右。对魏振民来说,19年前那100米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魏振民现任一家物流企业技术总顾问,是国内超限件运输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等。

19年前承运超限件,在324国道福建境内凤山立交桥遇阻的那段经历,让他刻骨铭心:370吨重物靠人工一厘米一厘米向前移动,汗水湿透了工作服,连脚上的鞋都浸透了,历经三天三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移。

“打起仗来怎么办?”当时在魏振民脑海中萌生的困惑,如今已成为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在交通行业拥军实践中的经常之问。

2015年10月北京国防交通协会成立之初,就启动了包括物流运输在内的相关案例收集整理工作。由魏振民研究制定的《超限平板车变工况拼装操作规程》《超限运输设备出场安全技术鉴定标准》等规程,填补了北京市超限件运输的管理与技术空白,也为军事运输提供了相关参照。

战场打赢,保障先行。军事物流“穿针引线”聚合作战要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2017年10月,空军后勤部与5家地方物流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成系统、整建制、全覆盖推进物流领域的军民协同创新发展。

从2019年10月到2021年2月,交通运输部相继公布了3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北京市有4家单位入选。北京国防交通协会主动跟踪,积极提供专业服务。会长白素兰说:“只有把整个国家的物流体系做大做强,军事物流发展才能获得有力的依托和丰厚的土壤。”

如今,由北京国防交通协会牵线搭桥,军队、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攥指成拳”,建设、经营符合国防需求的支援力量,已成为北京市交通行业拥军的一大亮点。

高速公路“军民两用”促协同

“倍增效应”的放大器

谁能想到,一位普通的道路养护工不仅成了“青年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还在2021年6月荣登“应急先锋·北京榜样”第一周人物发布榜单。

他叫马修强,今年30岁,是北京一家公路养护企业的工段长。由他负责的双向146公里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关键路段,养护难度不言而喻。

在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关注和培养的国防动员力量中,活跃着一大批像马修强这样的标杆人物。协会专家组组长张永安介绍,高速公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今高速公路“军民两用”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在我国,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是内地首条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目前,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1万公里。“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00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接近700万辆。”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党支部书记冯建民表示,“这既是国防动员潜力,又提醒我们创新道路养护模式势在必行。”

北京国防交通协会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打造“智慧养护”全新模式,数字化接养、无人化巡查、大数据决策、全景化感知、全方位应急等一系列信息化服务手段应运而生。

坚持理念先行,助力跨越发展。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发布的当月,北京国防交通协会联合市交通战备办公室在全国率先举办宣讲,军地200余人参会。

2018年8月,北京“大七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正式通车运营。这标志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北京市的最后一条“断头路”打通,对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主导方评价说:“为兼顾国防需求,我们多方征求驻京部队意见。当初北京国防交通协会接地气的宣讲,功不可没!”

机动通信“识天听风”保畅通

“经天纬地”的顺风耳

无人机缓缓升空悬停,迅速构建临时“空中基站”,可提供全天24小时应急通信保障。如今,面对这种全新技术保障手段,北京机动通信局应急通信一中心主任工程师吴时东回忆汶川特大地震中通信救援的特殊经历,感慨颇深。

“北京信号报平安!”2008年5月,吴时东和北京机动通信局的同事们远赴西藏,保障北京奥运会火种采集和奥运圣火在珠峰传递。返京途中遭遇汶川特大地震,他们一行20台车、50人当即投入救援,在都江堰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与救援部队官兵一起,开启了“北京机动通信报平安”的救援保障行动。

今非昔比。从2021年12月起,北京机动通信局就装备了系留式无人机通信设备,可在突发自然灾害、通信基础设施遭破坏、通信环境恶劣等条件下,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入职仅一年多、已成长为青年骨干的吴三荣自豪地介绍,前不久,他们还装备了大型综合应急通信指挥车,开赴现场就等于建起了应急指挥部。

为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要求,提高军事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支援能力,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在部署科研攻关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培训项目。地铁人防培训、军供应急保障演练方案等成果,受到会员单位欢迎,赢得部队单位好评。

北京国防交通协会着眼机动通信“识天听风”保畅通,坚持当好交通领域“经天纬地”的顺风耳。他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及时吸纳各方创新成果。2016年7月,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赴天津滨海新区空客天津总装线参观交流学习。2019年10月,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到天津空港保税区参加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观摩国产直升机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北京机动通信局领导表示:“参加这些活动,让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强化了大家的国防观念和安全应急防范意识。”

专业人才“双向贯通”筑根基

“专家储备”的蓄水池

3月25日,北京市上半年征兵最后一批新兵起运。这一次,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又有70名在读大学生应征入伍。截至今年春季,该院已有数百名大学生携笔从戎,建功军营。

相关部队反馈,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大都有一技之长,在基层部队很受欢迎。

这并非偶然。北京国防交通协会从成立之日起,一直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实现军地“双向贯通”。积极引导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大学生入伍,就是向部队输送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他们还积极向地方用人单位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军地有关领导称赞,拥有51个会员单位的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堪称一个储备专家的大蓄水池。

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交通先行官的作用日益凸显。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高素质人才缺口有多大?依托京津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航空枢纽和邮政快递核心枢纽,国防需求怎样兼顾?诸如此类问题,牵动着北京国防交通协会专家组成员的思维神经。

近年来,北京国防交通协会在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成功入选北京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教育部、财政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2020年12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国防交通协会专家组兴奋地看到,该院除开办4个与企业合作的工程师学院外,还拥有阚有波汽车技术、张术华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周绪利道路桥梁工程、边精一古建营造4个大师工作室,以及一个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谈及未来规划,该院院长马伯夷表示:“这些专家和技术如果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发挥作用,我们将倍感荣幸并给予大力支持!”

应急保障

■刘 波 朱 蕊 文/图

依托某大型国有集团组建的北京高速公路工程保障大队,从健全机构入手,强化职能使命意识,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组建原则,建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交通战备、应急保障队伍。

交通强国呼唤军民协同创新

■北京国防交通协会秘书长 刘光忠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聚焦部队需求,走出了一体化培养、为战育人的新路子。该院连续3年获得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毕业学员任职能力受到一线部队广泛好评。

山西省国防交通协会发挥平台作用,与会员单位共同探讨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助力释放新发展格局的国防红利,初见成效。

军地两条新闻传递了令人鼓舞的信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助推军民协同创新,交通行业恰逢其时,社会组织大有可为。

建设交通强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规划绘就了交通建设的“施工图”,为提升军队战略投送能力提供了宝贵机遇。古人云:“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此军之大资也。”纵观古今中外,强国之强,无不重视交通四方;强军之强,必定有赖交通之强。从世界历史进程看,军地二元结构的交通运输建设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遗憾的是,现实中仍常出现有意无意划分“楚河汉界”的现象。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理念,才能真正推进军民协同创新。

毛泽东深刻指出,“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是会走”。进入新时代,伴随交通强国战略落地实施,我军战略投送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放眼世界,我们与军事强国相比仍有差距。就交通领域而言,颠覆性创新固然求之不得,但查缺补漏的递进式创新同样难能可贵。从军地需求出发,对各种创新举措只要大胆借鉴,就能促进军民协同步入新境界。

交通建设中的军民协同创新是系统工程,观念统一,步调一致,实践环节中未必不会遇到新的矛盾。实践证明,军地双方有必要把工作做细做实。算好经济账,实现同步规划,贯彻国防需求从城市规划“第一公里”开始;算好安全账,实现同步建设,推动国防交通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算好统筹账,实现同步保护,寻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大公约数。从问题导向出发,求真务实,对不适应现实需求的障碍只要善用融合,就一定能“融”出军民协同创新的蓬勃朝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
网站地图